孩子体态异常,早发现早干预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11-27 14:38

孩子的体态与健康息息相关,3-6岁正是孩子身体发育最迅速的时期,不良的站姿、坐姿,可能会导致弯腰驼背、脊椎歪斜状况。有一些姿势异常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患儿的日常生活及体态正常, 如严重的脊柱侧弯影响身高甚至呼吸功能、严重的“O型”腿“X型”腿引起骨盆及下肢骨关节疼痛等问题,建议到正规的专科门诊就诊。


一、脊柱侧弯表现为弯腰时两侧腰背部肌肉高低不平。

二、骨盆倾斜

1.骨盆前倾:屁股翘,小腹上部突出。
2.骨盆后倾:上身前倾,含胸驼背。
3.骨盆前移:小腹前凸,下肢膝关节过伸。

4.骨盆侧倾:高低肩,长短腿,双下肢支撑偏移。

三、腿型问题 

1.“O”型腿称为膝内翻,俗称‘‘罗圈腿’’,是下肢常见的问题。主要表现为下肢自然伸直或者站立时,双脚内踝可以相碰,而双膝不能靠拢。
2.“X”型腿:两足并立时,首先两侧的膝关节碰到一起,而两内踝侧不能靠拢。

四、扁平足

“扁平足”又叫平足症,儿童扁平足可仅变现为足底扁平而没有任何其他症状,也可出现行走后疼痛等表现。

导致孩子体态异常的原因有哪些?

由于儿童处于不断生长中,任何可以影响生长的疾病或者应力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不良体态,如遗传因素、发育进程、不良的姿势习惯、韧带松弛、肥胖等。

怎样预防?
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建议:3-4岁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、站直;4-5岁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、坐和行走姿势;5-6岁需要做到经常保持正确的站、坐和行走姿势。生活中,家长如何改善孩子的体态状况呢?


1.多运动多锻炼

良好的体态,需要身体肌肉达到平衡,所以要保证孩子每天足够的运动量,户外活动时间一般要不少于2小时,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。多让孩子进行均衡发力的项目,比如游泳、足球、篮球、攀爬等互动性强、对称性强的运动项目。如果是进行单侧运动,家长要注意非运动侧的锻炼,让两侧均衡发力,避免出现脊柱侧弯的情况。


2.提醒孩子保持正确姿势

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观察、多督促,发现孩子有不良坐、站、走等姿势时,及时提醒。如果发现有八字脚、罗圈腿、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,应及时就医矫治。尽量避免趴着睡觉,避免跪坐,尽量不要长期非对称性姿势。


3.提供均衡营养

为孩子提供营养丰富、健康的饮食也非常重要,准备谷物、蔬菜、水果、肉、奶、蛋、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,均衡搭配,为孩子骨骼发展提供足够营养。适当的补钙和晒太阳。